浅谈古代佛教雕塑在我国的演变

发布时间:2019-12-01 | 访问次数:5694

当前位置:雕塑 > 佛像 > 浅谈古代佛教雕塑在我国的演变

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。千年来,具有异域风情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,不断与中国的雕塑艺术融合,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雕塑文化,经过千年的演变与民族化、世俗化,至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艺术风格。雕塑是雕、刻、塑三种创造方法的总称,中国的佛教雕塑就是用各种可塑的材料,融入了佛教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创造雕塑出的艺术品,具有雕塑品的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,是佛教教义、民俗文化和雕塑技艺的完美结合。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,从来都是和神话的发展离不开关系,在成年累月的积累和发展中,艺术彩绘慢慢脱离关系,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,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也是如此,异域佛教文化与我国民俗文化从来就不缺乏冲突,经历了岁月的磨砺,才慢慢得到协调与融合,最后形成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佛教雕塑艺术。

乘龙观音石雕

乘龙观音石雕

一千多年,佛教由印度最初传入中国的是佛教的思想,因佛教文化源于古印度,传入中原后佛教造像的形式与内容大都呈现异域风貌。两晋南北朝社会大动荡时期,来自异域的佛教思想得到迅速发展,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等思想有了更大的交流,衍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雕塑艺术,并有了飞跃般的发展。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雕塑,传世遗物较少。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,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,佛像面部安详柔和,尤为优雅静温,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,甚至还带有早期还不成熟的佛像制作风格。东晋著名佛像雕塑家戴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具有民族特色,不再是单纯异国佛教文化,不再属于印度的佛教雕塑文化,而是从此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。这一时期也是可以说成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。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等艺术作品出现的人物形象,大多面目清瘦、褒衣博带、神采飘逸,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。由此而形成的“秀骨清相”的风格,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。北魏代表东临淄龙泉寺内的佛像神态宁静,身姿飘逸,高贵典雅,充分体现出北魏后期佛造像雕刻追求神韵与风雅的艺术特征,庄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北魏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、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当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等。

鎏金四大天王铜雕

鎏金四大天王铜雕


验证码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,欢迎发表您的观点
×
不论您是雕塑这个行业还是对我们,或者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,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,我们必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电话咨询
181-3202-0826
微信咨询
扫一扫快速获取报价
QQ咨询
在线留言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