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文化在社会风俗中的表现

发布时间:2019-12-28 | 访问次数:4746

当前位置:雕塑 > 动物雕塑 > 鱼文化在社会风俗中的表现

唐朝以后,鱼文化进入民间,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表现在年画、图画、剪纸、婚俗、灯饰等领域,鱼文化得到普及和发展。民间对鱼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,鱼文化贴近民众,使得它得到更多的创新,成为文化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。由于鱼与“余”同音,并且二者在某些意义上又有一些相同之处,所以人们常用“鱼”代替“余”表示美好的寓意。例如,在每年除夕晚上吃团圆饭,家家户户饭桌上必须有鱼这道菜,晚上不吃,要等到大年初一才吃,就是为了讨个吉利“年年有鱼(余)”“去年鱼(余)到今年”,俗称“讨口彩”。因为“鲤”与“利”谐音,所以民间也常把鲤鱼视为“财神”。每年新春之际,村里就会有人担着装有鲤鱼的担子,嘴里喊着“财神爷来了”,每家每户听到这个都会打开屋门热情迎接,给来人一个红包,来人就会留下一条鲤鱼。这样的风俗随处可见,人们都是取其好的寓意,希望来年风调雨顺,生活富足。

汇丰狮子铜雕

汇丰狮子铜雕

在年画和吉祥图中,以鱼为题材的不在少数。例如《年年有余》的图案是两条鱼,一般是两条鲇鱼,由于“鲇”与“年”同音,“鱼”与“余”同音,所以图案寓意是祝愿年年有余,丰衣足食,平安康乐;《吉庆有余》的图案是一个磬和一条或是两条鱼,一般是两个童子中一个童子拿磬,一童子抱鱼,“磬”与“庆”同音,表示普天同庆,年年有余。在民间剪纸和年画中,还有娃娃抱鱼莲图、鱼散钱籽、双鱼抱竹图等。此外,有些地方的婚俗也与鱼有关,新媳妇下花轿时,随手撒些铜钱,铜钱也叫“铜子”,人们把这个称为“鲤鱼撒子”,意为希望新娘多生子,多子多福,儿孙满堂。鱼文化还表现在灯饰上,鱼灯舞是一种以各种鱼灯组成的喜庆民间舞蹈,用以表达人们“喜庆有余”的美好愿望,把灯做成鱼的形状是取鱼的吉祥之意,舞鱼灯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,一方面是舞者们尽情挥鱼灯来表达自己的欢快心情,另一方面是祝愿观看的人们顺风顺水,连年有余。舞鱼灯极其精彩,南朝梁元帝《对灯赋》这样描写到:“本知龙灯应无偶,复讶鱼灯有旧名。”鱼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不只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,还有许多的表现领域。

锻铜孔雀浮雕

锻铜孔雀浮雕

验证码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,欢迎发表您的观点
×
不论您是雕塑这个行业还是对我们,或者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,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,我们必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电话咨询
181-3202-0826
微信咨询
扫一扫快速获取报价
QQ咨询
在线留言
返回顶部